開始模考
類科
醫師
牙醫師
護理師
藥師
物治師
職治師
醫檢師
放射師
獸醫師
USMLE step 1--
物治師
科目
物治1
物治2
物治3
物治4
物治5
物治6
物治4
年度
114-1
113-2
113-1
113-2
題號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0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
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滑動頁頂換題)
分享
Log In
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記錄與存取您的瀏覽使用訊息。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更多資訊請參閱
隱私權條款及Cookies說明
。2023/4/24以後新註冊的使用者必需人工審該,若無法登入,請在粉專留言,將會幫您開通權限。
接受並關閉視窗
題庫
熱門
最新
1.一個人右手肘彎曲端著水杯時,突然被旁人不預期牽拉到手肘,此時此人很快恢復手肘姿勢,不讓水溢出。 前述這一系列動作與反應中,與肱二頭肌動作控制相關的神經機制有:①α運動神經元活化 ②γ運動神經 元活化 ③Ia感覺神經元活化。這些機制的發生順序為何?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同時→③→① D.①→②③同時→②
2.有關肌梭與高爾基肌腱感受器(GTO)調控肌肉反射性反應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肌梭屬於梭內肌,與梭外肌成平行排列,可感應肌肉長度的改變與其改變速度 B.感受肌梭被牽拉訊息的感覺神經元是Ia,其負責的牽張反射是一種正回饋,會興奮被牽拉肌肉的α動作神 經元,使被牽張肌肉收縮 C.GTO位於肌腱,與梭外肌成串聯排列,可感應肌肉收縮時的張力 D.GTO內感應肌肉收縮時張力的感覺神經元是Ib,其訊號傳入脊髓後角後會經由興奮性中間神經元傳到脊髓前 角,使協同肌一起收縮
3.下列何者為任務導向訓練的主要訓練原則? A.強調不正常肌肉張力的控制 B.以感覺刺激誘發反射動作 C.針對機能損傷、動作策略及功能三個層面設計 D.以肌肉再教育為主要介入模式
4.人在虛擬實境的環境中,會隨著所感知到的環境變化而產生即時因應的動作。此種「感知-行動配對」 (perception-action coupling)現象用下列那一種動作控制理論來解釋最為合適? A.反射理論(reflex theory) B.系統理論(systems theory) C.動態系統理論(dynamical systems theory) D.生態學理論(ecological theory)
5.就記憶與學習的特性而言,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屬於下列何者?①聯結性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 ②程序性學習(procedural learning) ③內隱性學習(implicit learning) ④非敘述 性學習(nondeclarative learning)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在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系統中,主要負責注意力控制的區塊為何? A.中央執行器(central executive system) B.事件緩衝器(episodic buffer) C.視覺空間描繪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 D.音韻迴路(phonological loop)
7.兩位出血性中風病患年齡、中風嚴重度和中風危險因子都相當,在中風前常運動者較中風前無運動習慣者在 急性期恢復得較好。下列何者是最有可能的解釋? A.有運動習慣者的神經再生能力較佳 B.有運動習慣者的神經細胞側枝發芽(collateral sprouting)能力較佳 C.有運動習慣者有較多的多餘神經路徑(redundant neural pathways)可被去覆蓋(unmasking)而導致功 能恢復 D.有運動習慣者腦細胞受腫脹壓迫時,腦細胞死亡的速率較慢
8.有關促進中樞神經疾病患者的神經塑性,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當? A.訓練的任務需相當簡單,讓患者都能輕易完成,以促進神經塑性 B.訓練的任務需好玩有趣,以促進患者學習增加神經塑性 C.年輕人及年長者的大腦均有相同程度的神經塑性 D.單一的訓練環境比豐富的訓練環境,更易促進神經塑性的產生
9.對周邊神經損傷患者的物理治療包括:①增進患部血液循環 ②避免關節肌肉攣縮 ③給予電刺激維持肌肉 力量。以上各項所需之評估,分別對應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的那個層面? A.①身體構造 ②身體構造 ③身體功能 B.①身體構造 ②身體功能 ③活動能力 C.①身體功能 ②身體功能 ③身體構造 D.①身體功能 ②活動能力 ③身體功能
10.將患者右側肘關節屈曲至90度,並請患者將左側上肢擺在相同位置,此步驟最有可能評估下列何神經路徑? A.外側皮質脊髓徑(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B.前側皮質脊髓徑(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 C.脊髓丘腦徑(spinothalamic tract) D.背柱內側絨帶系統(dorsal column-medial lemniscus system)
«
1
2
3
4
5
…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