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模考
  • 類科
    • 醫師
    • 牙醫師
    • 護理師
    • 藥師
    • 物治師
    • 職治師
    • 醫檢師
    • 放射師
    • 獸醫師
    • USMLE step 1--
  • 牙醫師

  • 科目
    • 牙醫1
    • 牙醫2
    • 牙醫3
    • 牙醫4
    • 牙醫5
    • 牙醫6
  • 牙醫5

  • 年度
    • 114-1
    • 113-2
    • 113-1
  • 113-2

  • 題號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006
    • 007
    • 008
    • 009
    • 010
    • 011
    • 012
    • 013
    • 014
    • 015
    • 016
    • 017
    • 018
    • 019
    • 020
    • 021
    • 022
    • 023
    • 024
    • 025
    • 026
    • 027
    • 028
    • 029
    • 030
    • 031
    • 032
    • 033
    • 034
    • 035
    • 036
    • 037
    • 038
    • 039
    • 040
    • 041
    • 042
    • 043
    • 044
    • 045
    • 046
    • 047
    • 048
    • 049
    • 050
    • 051
    • 052
    • 053
    • 054
    • 055
    • 056
    • 057
    • 058
    • 059
    • 060
    • 061
    • 062
    • 063
    • 064
    • 065
    • 066
    • 067
    • 068
    • 069
    • 070
    • 071
    • 072
    • 073
    • 074
    • 075
    • 076
    • 077
    • 078
    • 079
    • 080
  • (滑動頁頂換題)

  • 分享
  • Log In
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記錄與存取您的瀏覽使用訊息。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更多資訊請參閱隱私權條款及Cookies說明。2023/4/24以後新註冊的使用者必需人工審該,若無法登入,請在粉專留言,將會幫您開通權限。
  • 題庫
  • 熱門
  • 最新
  • 1.關於義齒性口炎(denture stomatitis)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出現在下顎的比例比上顎高 B.根據1962年Newton的分類,第二型狀況是硬腭(hard palate)有出現發炎性的增生(inflammatory hyperplasia) C.口角炎(angular cheilitis)常與念珠菌義齒性口炎(Candida-associated denture stomatitis)相關 D.口乾症(xerostomia)並非可能的肇因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1原圖 QR碼
  • 2.關於老年無牙狀態的咬合適應與變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①保護反射(protective reflex)增加 ②殘嵴 (residual ridge)隨著時間漸漸吸收 ③神經肌肉適應性(neuromuscular adaptability)增加 ④異常 功能活動(parafunctional movement)減少 ⑤對活動義齒佩戴不良經驗的風險增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2原圖 QR碼
  • 3.有關全口無牙病人初診時之觸診(palpation),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不能確實測量組織倒凹的大小 ②主 要及次要義齒支持區皆須觸診 ③口腔外的觸診須經病人同意始能實施 ④為避免影響觸感,觸診時脫掉手 套較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3原圖 QR碼
  • 4.關於全口義齒製作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下顎齒槽骨吸收比較多時,印模時牙托的邊緣會比較短 B.舌頭進行前突動作是為了確認義齒後緣寬度 C.舌頭與完成義齒邊緣成形(border molding)的牙托要輕微接觸 D.舌頭的動作會受到咬合蠟堤的高度與位置所影響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4原圖 QR碼
  • 5.關於全口義齒客製化模托(individual tray)的製作流程,下列何者錯誤? A.需要用蠟片留下約1至2mm的空間給正式印模材料 B.邊緣需要比預想的假牙邊緣短約2至3mm C.要用堅硬的材料製作,維持約1至2mm的厚度 D.需要到口內試戴及調整,才可以進行印模的步驟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5原圖 QR碼
  • 6.有關下顎舌骨嵴(mylohyoid ridge)和下顎舌骨肌(mylohyoid muscle)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下顎義齒的舌側邊緣不可延伸覆蓋它 B.可以藉移動舌頭的尖端來記錄下顎舌骨肌收縮的狀態 C.義齒舌側的下顎舌骨嵴附近呈現凹陷的磨光面(polished surface)可以增加義齒的固位(retention)和 穩定(stability) D.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s)位於下顎舌骨肌之下,當吞嚥時,舌下腺會上升,造成下顎義齒移位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6原圖 QR碼
  • 7.有關以撒佈法(sprinkle-on method)製作樹脂記錄基底(recording base)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使用自聚式樹脂(auto-polymerizing resin) B.模型上要塗分離劑 C.模型於倒凹區(undercut area)不需要封凹(blockout) D.可置入壓力鍋中以促進聚合反應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7原圖 QR碼
  • 8.關於決定與記錄全口義齒垂直咬合高度,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最正確的垂直咬合高度為病人拔牙前模型的記錄 B.如果根據自由間隙(freeway space)方法取出較高的垂直咬合關係,病人配戴這樣的全口義齒在 發“S”音時,上下牙齒必然會發生碰撞 C.以外觀、發音與吞嚥法決定全口義齒病人的垂直咬合關係得到不同結果時,絕對是病人的神經肌肉控制不 好 D.有無配戴咬合蠟堤-基底會得出不同的垂直咬合高度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8原圖 QR碼
  • 9.如果病人在配戴全口義齒時發/t/時聽起來像/d/,最可能的原因為何? A.上顎門牙排得太偏舌側(lingual) B.顎間垂直關係太高 C.舌頭空間太大 D.上顎義齒基底(denture base)往後延伸太多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09原圖 QR碼
  • 10.全口活動義齒的排牙規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上下前牙垂直覆蓋(overbite)應大於水平覆蓋(overjet) B.目前沒有學術證據顯示那一種後牙的牙齒型態是最理想的 C.後牙的咬合平面建議從下顎犬齒的遠心接觸點延伸到臼齒後墊(retromolar pad)的中點 D.避免將牙齒排列在下顎往臼齒後墊(retromolar pad)的上升枝(ascending ramus)
    觀看討論(0則) 牙醫學D5-113-2-010原圖 QR碼
  • «
  • 1
  • 2
  • 3
  • 4
  • 5
  • …
  • 7
  • 8
  • »
⚕ 醫師二階國考模考與討論 TWMLE step 2 ⚕
Created by 陽明大學醫學系108S級曾俊賢/Blog/FB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